书香校园 | 郁郁书香 “悦”读“阅”美
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这样定义“书香校园”:通过创设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,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,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,培养师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,使阅读成为伴随人终生的生活方式,从而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定基础。
基于这样的认识,我校自建校以来,切实落实“书香学府”校园文化核心主题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,营造了良好的师生阅读氛围。
书韵流香,营造“书香环境”
校园阅读氛围的营造,是一种无形的力量,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。 为了给广大师生的阅读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场所,我校创设了优雅宁静、舒适宽敞的书吧。在这里,师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书籍,在阅读中,翱翔于思想的蓝天,徜徉于文化的宝库。
走廊随处可见名言警句、文化标语,寓教于境,让学生时时处处都沐浴在文化氛围之中,潜移默化,润物无声。
同学们纷纷拿来自己喜欢的课外书,放到班级图书角相互交换、分享。每班一橱,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更新、补充,每个班都有让学生于书海遨游的“阅读小天地”。
立足课堂,感悟“书香文化”
所谓“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”,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,每周两次的语文晨读活动井然有序地开展着。老师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,本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诵读内容。
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“好文推荐”演讲活动,让学生坚持每天阅读、分享。
每学期,我们都会举行“国学小名士”经典诵读活动,通过古诗词擂台赛、改写古诗文、诵读展演、亲子共读等形式交流各自阅读收获,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,体验经典学习的快乐,让学生在活动中传承经典文化,收获心灵成长。
扎实开展“同读一本书”学科拓展活动。个人、家长、老师对阅读收获进行多角度评价,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。除此之外,学生还精心制作读书卡,一行行娟秀的字迹记录下了孩子们阅读成长的足迹。
开展“图书漂流”活动,鼓励学生在读书中找到快乐,在读书中讲求诚信,在读书中寻求合作。同学们热情高涨,积极参与其中。每位同学都拿出自己最喜爱的图书,并精心制作漂流卡。同学们每天中午、延时服务前往学校书吧登记借书,每一本漂流书都拥有一份特别的“漂流日记”,每一位“漂流书”的读者都能够在漂流手册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和留言。知识因传播而美丽,心灵因交流而贴近,同学们在互相分享的活动中以书会友,收获知识、收获友谊。
学校也向全体教师发起了读书倡议,每位教师在教师节、妇女节都会收到学校特殊的礼物——书,并定期开展教师读书分享会、教师读书漂流活动。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读书、学习、充电,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。在分享会上,一个个名家故事,一段段经典名录,一条条教育建议,教师们娓娓道来。他们或深情、或慷慨、或质朴地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,大家尽情分享着读书的快乐。
走出校园,拓展“阅读空间”
学校利用家长会、家委会积极与家长沟通,争取他们的支持,倡导亲子阅读,构建书香家庭。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,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,一起探讨,让阅读成为习惯,让书香润泽心灵。孩子们的一张张读书卡,记录了他们在经典中陶醉,在诗词中行走,在知识海洋里畅游的点点滴滴。
为落实《关于开展2018年“圆梦蒲公英”暑期主题活动的通知》的要求,我们开展了“品味经典图书”活动。活动中,同学们广泛阅读革命历史、国学经典、科学知识等读物,在撰写佳作赏析、读书笔记和读书报告的同时,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,分享读书体会。同学们积极参与济南市教育局开展的“悦读泉城”读书活动,感受与书籍结伴、与智慧结缘、与知识同在的阅读幸福,体验生命之美、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。在家委会的组织下,学生积极参与假期读书交流分享会,在书中获取真知,在书中提升素养,在书中拓展视野。
书海拾贝,收获“阅读成效”

经典诵读节目《将进酒》荣获市经典诵读展演一等奖,同时参加高新区新年音乐会演出。
生活里没有书籍,就没有阳光;
智慧里没有书籍,就没有翅膀。
阅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,
我校将全面创建书香校园,
从阅读到悦读,
让学生伴着郁郁书香成长,
“悦”读“阅”美。